各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促进我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广西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开展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目的

推动中小学教师深入研究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变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形成一批专题研究成果和优质资源,提高我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研究要求

(一)研究内容。

课题要求重点围绕基于数字教材的学科教学实践、数字资源

与创新技术融合、数字教材及资源规模化应用、边境地区数字教材应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具体的选题可参考《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选题指南》(详见附件)中提供的研究方向进行设计,课题研究要求做到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创新理论、彰显特色。

(二)申报对象及人数要求。

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主要面向全区205所数字教材应用示范校、各设区市其他义务教育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每所示范校限报1项。除示范校外,各设区市可推荐不超过10项。原则上,课题研究成员不超过15人(不含课题负责人)。

(三)研究周期。

本专项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计算,原则上不可延期。

(四)预期研究成果。

本专项课题按照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要求提交研究成果。课题中期检查和课题结题阶段分别提交任一学科学段的数字教育资源包一套,包含课例实录、微课、课程设计、课件、配套作业等,选入自治区级数字资源库。此外,获批课题需在省级及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课题公开发表研究成果需在醒目位置注明“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课题名称》+课题编号”字样。

(五)研究经费。

本次计划立项课题300项左右,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每年给予各课题单位0.2万元的专家指导费支持。建议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给予课题经费资助不少于0.5万元。同等情况下,有经费资助的课题优先立项。

三、申报程序

(一)报送材料。

1.纸质版:《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2份)和《课题论证活页》(一式5份)。申报材料要求统一用计算机填写,A4纸双面印制,《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和《课题论证活页》,分开装订。相关的申报表和材料可在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官方网站查询,网站网址:http://ghkt.jyt.gxzf.gov.cn。

2.电子版:包含上述材料电子版(Word版)的光盘1张,命名要求为:“单位—姓名—材料类型(申报书或活页)”。将同一个课题的材料放置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以“单位—姓名”命名。

3.申报材料送达后概不返还,请有关单位和申报人自行留底,备日后结题时使用。

(二)报送程序。

示范校由课题负责人签字,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学校公章)后直接报送;除示范校外的其他单位,需通过各设区市教科所统一报送课题申报材料。申报单位收集、审核本单位申报材料,填写《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随申报材料一并提交。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和材料,签署明确意见,不得收取任何申报评审费用。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三)报送时间和地址。

1.报送时间:发文之日起至2022年1月20日(以材料寄出邮戳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2.材料邮寄地址: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69号广西教育厅908室,邮编:530021。联系人及电话: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李书慧,0771—5815443。

四、课题管理

本专项课题纳入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按《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等4个文件(桂教科学〔2018〕15号)进行管理。立项课题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课题进行过程管理、成果鉴定和办理结题手续。课题成果归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宣传和转化。

未尽事宜,请与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玉芸芸、岑俐,0771—5815194。

附件: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代章)

2021年12月16日


附件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本指南仅列出可供参考的若干主要选题范围,申报者可以此为基础自行具体设计,也可另行设计具体课题。课题研究内容重在提出具有现实性、普适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的思路建议,避免过分强调纯学术理论。

(一)基于数字教材的学科教学实践创新。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高质量课堂教学目标,研究利用数字教材资源的学科教学新模式、新方法。

(二)数字资源与创新技术融合研究。

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与数字资源应用融合的创新研究。

(三)数字教育资源和学科工具的研发与应用。

围绕某一特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数字教育资源、智能化工具(智能学具、智能教具)的设计与开发,及其应用策略和案例等。

(四)基于数字教材的混合式环境下的教学策略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环境下利用数字教材的课程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五)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学习研究与实践。

针对数字教材移动终端(PAD、智能手机或其他互动终端)环境下的学习环境构建、教学模式和案例、学习绩效评价等进行研究。

(六)中小学数字教材及资源规模化应用实践研究。

围绕数字教材及资源在中小学校的应用,调研区域内数字教材及资源的应用需求和现状,研究数字资源应用模式和策略,应用效果和绩效评价,以及应用推进工作机制等。

(七)“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作业设计与实践。

围绕学科作业的减负增效,研究利用数字教材及配套资源支持下的差异化作业、跨学科作业等的设计策略、技术路径与实施案例等。

(八)边境地区数字教材应用研究。

研究围绕教育信息化手段,基于数字教材资源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升边境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九)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围绕如何利用数字教材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重点研究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培养机制和策略、实施路径、典型案例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